智家核心 最懂你心
首页 家装 潮向 攻略 评测 晒物 爆料 新品 手机 科技 家居
【地评线】中安时评:坚持系统思维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
家核优居 2024-05-31 22:34:26 来源: 齐鲁壹点

??"中国农业排队"??【——溦:155-7599-7328——】??【地评线】中安时评:坚持系统思维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.

 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,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、新使命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、市场调节就业、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,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,牵动着每个人、每个家庭和全社会的心。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,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,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,近三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超过1200万人。今年一季度,市场招聘需求热度上升。春风行动期间,全国累计发布岗位4300多万个,同比增加10%。与此同时,重点群体就业有所改善,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有所增加,3月末,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049万人,高于3000万人的目标任务。1至3月,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13万人,为近年同期较高水平。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,就业实现良好开局。面向未来,需要持续做好重点群体促就业工作,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落地见效,强化脱贫人口等农民工就业支持,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,兜住、兜准、兜牢民生底线,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。

  健全完善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市场建设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,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,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。近日,教育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“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”系列活动,期间教育部将指导各地各高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,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政策宣讲、访企拓岗、校园招聘、供需对接、重点帮扶、征兵宣传等六大主题活动,预计组织开展校园招聘会178场,参会企业近1.7万家,帮助一批有就业意愿但尚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实现就业,加速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。当前,各地各部门站在保民生、促稳定的高度,积极努力帮助高校毕业生能就业、就好业。面向未来,要加快健全完善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应聘、培训市场,提升就业指导部门对就业信息全面统筹、有效处理与精确推送的能力,个性化匹配学生所适合从事的岗位类型和行业方向,并据此推送相关招聘信息与就业指导服务内容,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技能、心理需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度。

  持续深化技能提升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。灵活就业是解决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问题,助力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。最新数据显示,全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已超过2亿人。灵活就业不仅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,还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,是保障我国就业市场稳健发展的重要抓手。坚持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灵活就业新方向,加强规范和引导,对于推动灵活就业领域有序、更可持续和更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。面向未来,要紧密围绕创新这个核心点,对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,加快建设新的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和课程培养体系,探索创新校企联合就业培训机制,增强职业培训实效性,帮助更多求职者通过提升职业能力而获得就业稳定性和职业发展性;要持续深入推进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,加大对中小微企业、个体户、自营业者的支持力度,不断完善全国统一开放大市场,为广大群众灵活就业提供更多稳定资源和机会,夯实“稳就业”的坚实基础。

  聚焦重点群体帮扶筑牢就业保障防线。帮助困难群众就业,关系群众冷暖、民生底线。今年一季度,重点群体就业有所改善,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有所增加,3月末,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049万人,高于3000万人的目标任务,1—3月,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13万人,为近年同期较高水平。全国各地坚持把困难人员作为重点群体,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实现就业,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送进千家万户,为重点群体就业持续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。面向未来,要不断完善就业援助措施,形成更加便捷高效、一体化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,为重点群体提供常态化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,通过职业推荐、摸底调查、结对帮扶等措施帮助他们实现充分就业;要采取信息化方式,准确掌握重点群体的就业需求等信息,建立精准推荐服务机制,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共同发力的方式,施行“即时快招”服务模式,对就业困难人员优先安排对接洽谈、优先招用,进而形成一条数据实时共享、资源精准匹配、服务便捷高效的就业帮扶工作新路径。

最新评论
相关推荐